最近腦中總冒出一副對聯,

出自何冀平所寫的舞台劇「天下第一樓」,

剛好今天沒什麼精神讀書,

於是鼓起勇氣往大學、研究所時期的講義堆裡找尋。

我翻過一個又一個資料夾、資料袋,

那些我還記得的、或沒印象的,

我讀過的、或領到就往資料夾裡「歸檔存放」的,

一大疊一大疊的期刊論文、賞析、評論——

學術研究真是件辛苦的差事;

一長篇一長篇的小說、詩詞、戲曲——

閱讀卻是個讓人愉快歡喜的經驗。

 

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戲曲劇本研究——

一個大陸劇作家——習志淦的作品。

習志淦的作品大多是喜劇,

他作品的特點是「以醜為美,以丑為正」。

他曾把《阿Q正傳》改編成京劇版,

另一齣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《徐九經陞官記》。

會選擇喜劇作研究是因為我覺得喜劇有時比悲劇更有力量、

更讓人玩味。

中國傳統小說、戲曲主角往往不是帝王將相,

就是才子佳人,

放到舞台上,

主角通常是小生、武生、老生、青衣或淨來扮演。

而習志淦作品中的主角卻是地痞無賴、八品芝麻官或賣膏藥的小市民,

演出時由臉上畫著小豆腐塊的丑角擔任主角。

我有一段時間深深沈浸在這些嘻笑打諢的「小丑」之中,

可惜努力了好幾年,

終究還是沒能把論文「生」出來,

無奈的結束了我的碩士生涯。

 

翻了很多以前的講義,

沒找到我要找的劇本,

卻弄得兩手都是灰塵,

我把手洗乾淨,

卻怎麼也洗不掉當年畢不了業的憾恨。

 

那副我想找的對聯沒找著,

只能憑印象寫出來——

「好一座危樓,誰是主人誰是客

只三間小屋,時宜清風時宜月」

橫批: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」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