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號我上了台北一趟,
到「城市舞台」觀賞國光劇團的年度大戲「狐仙故事」。
因為是國光劇團的「年度大戲」,所以期待也比較高,
不過看完後,
有些許的失望。

對於狐仙與人類的「三世情緣」部分,
導演處理得很好。
舞台、布景、道具的安排也充分發揮了功效;
演員的唱、唸、做、打的功夫都很棒。
我覺得可惜的部分是,
「狐仙故事」的故事格局比較偏「小品」,
所講述的故事與表達的情感還不夠「恢弘」,
要撐起「年度大戲」稍嫌吃力。

過去國光推出的年度大戲中,
不乏以女性為主角的,
像是「王熙鳳大鬧寧國府」、「金鎖記」,
都是以女性為主角,
非常鮮明的表達了女性情感的轉折、矛盾、衝突。

「狐仙故事」和之前的「三個人兒兩盞燈」
所表現的是女性心中幽微的情感、細細的情思,
當然狐仙中間有一段是化身為男子,
不過在情感上仍是屬於「陰柔」的。
劇中人的情感要細細體會才能領略。
但即使能領略這樣細微的情思,
對看戲的人來說,
最多是一聲悠悠的長嘆,
然後……
就沒了。
那個嘆息在戲落幕時也跟著打上休止符,
回到家,
在夢中,
不會見到劇中女子的身影,
不會想起那連綿三世的牽絆,
更不會因劇中人命運的「明月常缺」而輾轉反側。

我很清楚編劇的背景及意圖,
其實以編劇這麼年輕的年紀,
能寫出這樣的戲已是難能可貴的了。
只是要如何把女性幽微的情感轉折與哀淒,
寫到能撐得起「年度大戲」這樣的重擔,
是編劇要繼續努力的。

我只是個看戲人,
我樂於當個看戲人,
期待劇團端出來的菜,
是能滿足看戲人的胃口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